4 e, P6 O. P5 x6 r' g. f
" W# d0 O; W2 F2 n7 F1 ^) r" A& H1 P. ~; m* V/ g) y) z/ ^9 C
格什温《蓝色狂想曲》《钢琴协奏曲》《一个美国人在巴黎》& v7 t, {9 K( n3 l9 K# [
格什温的鋼琴協奏曲是首非常貼切的交響結構樂曲,它沒有明顯的標題,但卻可視為本世紀音樂中的一段冥想曲。在蓋西文短暫、非凡的創作生涯中,這首曲子可看作是劃分他早期與晚期創作的分界點。
. l2 P( @ W" ? 一個美國人在巴黎」譜寫於協奏曲之後兩年,這似乎是一個奇怪且不討人喜歡的代表作。一首如耀眼陽光般愉快的作品,沒有反映出哲學家沉思以及對世界的厭倦,就不能算是作曲家的晚期作品?要說「是」或「否」都可以。2 _5 c! P8 t7 u6 I0 i1 E9 e# g
一個美國人在巴黎」瀰漫著瀰漫著愉悅地自我嘲謔的反諷,它那不喧鬧的爵士素材以及圓滿的聲音效果,將樂曲隱匿在自我覺醒的階層哩,既不諷刺也無譏笑之意味。普列文對於樂曲有足夠程度的了解,點出具有爵士素材的樂段,
* u" Q3 N/ |& ^並將都會美國的聲響與較舊式的音樂語法融合在一起。這首樂曲並不是傳達偉大真理的作品;不過,它也默默地揭示音樂語法已成為自我延伸,
6 j j9 ?% Q7 q) [, M不再只是單純的音樂技巧,而是一種作曲家與指揮都可以自由分享的樂音。& q. v7 ?6 ^" q9 \4 o( }3 X
% r$ ^; n9 Y$ T) ]
曲目
* g" f/ Q2 Y( S4 i; Y
: F4 g5 P( \& a1 d4 K01.Allegro agitato [Concerto in F]2 M* F5 y, y/ D) B
02.An americen
& `/ K! p5 o) Q( l# {+ M1 _5 J: z03.Allegro4 G H, ?; X N( e, t! U& q
04.Adagio - Andante con moto
9 J# J3 O) Z6 r- w05.Allegro agitato6 D& t7 Q4 h2 m" ]
$ }$ v' V" |* v1 Q# J$ V# }4 B9 t
4 ?9 h+ Z* u: _8 }; ]6 P- o& K, \/ e: {0 _ G
3 J- t- K$ Y6 u1 r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