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 \& Y) d' V! D. [6 |" G- ^
流派:POP流行; d* D3 h6 P% S
语种:国语1 x3 B4 W. X( a0 m$ y' ^
发行时间:2014-06-24
( {6 p: G7 P, g2 m# L唱片公司:梦响当然
( B- a8 \4 N, W0 t! h5 J: ~$ E类型:录音室专辑: h0 _* j5 }6 |4 m6 T( B
4 `2 U0 Q& u% o* f( S李泉2014全新音乐专辑. ?8 p, m+ E# O) f- s
8 _' x7 W& J1 R《再见 忧伤》* R3 A, L2 U; B7 N# o3 [
% L; u6 V% k$ B' Q8 M——昨天的告别式
4 k6 N5 S) Q; j8 U& P; C
2 m7 v, R) s* B; r站在幸福的旁边,
. J+ h4 d, v; w8 y* S4 M% I1 Z% W1 R4 Z0 B
经历、感受、淡忘,跟过不去的忧伤说Bye Bye,
5 w, n' V& v+ H' j8 M1 H7 R7 i0 m* m1 [5 `* _' q! M1 |
跟李泉 一起,聆听 最好的幸福!
* w; f/ `0 n( Z0 q( C U/ B& i( D& W2 I
如果,曾经听过的李泉是理性的!或许,这次从他的全新专辑《再见忧伤》里面,你会发现到一个全新的他!沉浸在钢琴前长达七百多天,用时间与历练绘画出李泉式音乐的全新篇章,2014年夏天一起聆听曾感到你我的李泉! V# C; M. d9 `4 l" r( w; ]
( ? j& f8 q R/ {
《再见忧伤》:钢琴诗人的音乐新篇章
3 {& p* j: ^3 m9 P& E* u& u0 Z) m9 L$ p0 ?+ e
在上一张专辑《天才与尘埃》中,对人生与理想做了一次完整的梳理过后,钢琴诗人李泉终于推出了这张久违两年的全新专辑《再见忧伤》。新专辑里,他以全新的音乐面向来呈现出属于自己内心最为知性与感性的一面。也算是,已作为一位倍受肯定级的全能唱作人的李泉,在2014年夏天爆发的一次突破,用有别于以往的声音呈现来跟乐迷分享,生命历程中的各种美丽与哀愁。
: x$ O" ~# U8 q( H4 o
) _5 c+ f/ Z* s6 c$ m$ C8 I, r在这张李泉潜心创作两年的《再见忧伤》里面,他除了身兼创作人、制作人、以及是歌手等角色外,过去一直善于透过音乐表达自己思考与感受的他,这一次突破性地用极为生活化的故事、或记录,来取代自己以往交托在钢琴旋律中对于人生的思考。可以理解为是李泉在音乐上的一次突破,也可以把这种变化看待为已经踏入四十不惑年龄的他,在音乐上对于创作与理念的一种思想上的转变。只因,人总是在不断重复或是若有相仿的经历中,找到、或思索出很多与生活、人生有关的答案。到了个人第八章专辑《再见忧伤》,李泉透过钢琴更为完整地向听众表白出与自己情感、生活有关的经历与思考,以最纯粹、最直白的叙述方式,一步一步地把听众引入到那份深藏于专辑中的感动里。
1 {0 V: f: f- c. ^3 o; n/ Y, I
8 {1 v$ X* p( ~或许,从这张专辑中听见的李泉会稍微地有点陌生,但从他一开腔开始绝对会有人被他歌声之中的真诚所吸引、打动……至少,这次从《再见忧伤》听见的李泉,并没有过如此的深情、或平和,也抛弃了自己昔日学院式的谦逊与高调、以及是极端商业潮流的时尚质感。以近乎两年的创作时间,以钢琴、或吉他奏响那些温婉、平缓的乐章,在浓郁的情感与都市气息中,呈现出一幕幕属于李泉的全新音乐印象。就仿佛成了一位说故事的人,从旋律奏响开始,透过他所唱开的那些从生命历程提炼而来的故事,一步一步地让听众恋上这一个别样的李泉。4 {& T1 M& d$ I. h: e' f( O" {
, y* ^* j2 y' j! ciTunes Plus AAC音乐专辑曲目:
" ^ u+ v& w- o: \01 再見憂傷/ b3 `9 z/ i8 j! C/ u
02 一起% r$ F* r9 Z5 y! H2 H+ U0 G
03 歲歲平安
& ~: d4 A1 K- A/ P04 擁有
2 }6 H+ E9 H) }& `' R05 土豪金+ M* m2 j1 r6 ?- M3 [8 n
06 小四9 P2 A2 t; v" M2 i6 y# l: I
07 我站在幸福旁邊
' d" |; M& k" ~. E b, X9 l08 最好的幸福
" C- D3 }0 c8 F7 M2 o# w9 p09 想太多, z# x+ L5 q' m K* E: Z: e0 O
10 寶貝的憂傷 (演奏曲)( [4 Z. t) g5 K
, V5 @2 b3 x! s# T- g
9 y) u' P* t/ n! N( Z {5 |
4 z+ X+ x7 l/ ~6 o2 H3 s2 q: v* ]
|